![]() 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以及密封基板之製造方法
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單元、一密封基板、一第一金屬層、一第二金屬層以及一導線部件。該顯示單元會被形成在一基板上。一密封基板會藉由一接合層被固定至該基板並且包括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一第一金屬層會被形成在面向該基板的該密封基板的內表面上,而且一第二金屬層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外表面上。一導線部件會依序地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中每一者的至少兩點,並且會被固定至該密封基板用以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傳導作用。 公开号:TW201301497A 申请号:TW100129045 申请日:2011-08-15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Jung-Min Lee;Choong-Ho Lee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IPC主号:H01L51-00
专利说明:
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以及密封基板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更明確地說,係關於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在各種顯示裝置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係一種平板設計並且會自發光。 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會配備一自發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用以顯示影像。一包含複數個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顯示單元在曝露於濕氣與氧氣中時功能會變差,因此,其會需要一種藉由密封一顯示單元來抑制外部濕氣與氧氣滲入的技術。 上面在先前技術段落中所揭示的資訊僅係為增強對本文所述技術之背景的瞭解,且所以,其可能含有不構成本國熟習本技術的人士已知之先前技術的資訊。 本發明的其中一項觀點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以及一種密封基板的製造方法,其能夠改善一顯示單元的密封功能。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基板;一顯示單元,其會被形成在該基板上;一密封基板,其會藉由一接合層被固定至該基板並且包括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一第一金屬層,其會被形成在面向該基板的該密封基板的內表面上;一第二金屬層,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外表面上;以及一導線部件,其會依序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中每一者的至少兩點,並且會被固定至該密封基板用以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傳導作用。 該導線部件可能包括釘書針或或金屬螺紋。 該等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可能包含: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等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等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中的另一者。 該等金屬螺紋中的每一者可能包含: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金屬層;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金屬層。 該合成部件可能包含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而且該絕緣部件可能會被耦合至該合成部件的周圍。 該絕緣部件可能包括一聚合物樹脂或是一纖維強化合成材料,而且該導線部件可能會在烘烤製程之前被鑲嵌在該絕緣部件之上。 該纖維強化合成材料可能包含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強化纖維,而且該等強化纖維可能包含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aramid fiber)。 該第一金屬層可能包含一接觸該絕緣部件的第一內層部分與一接觸該合成部件的第二內層部分,而該第二金屬層可能包含接觸該絕緣部件並且被設置成彼此相隔一距離的一第一外層部分與一第二外層部分。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包含:一基板;一顯示單元,其會被形成在該基板上並且包含一共同電力線與一共同電極;一密封基板,其會藉由一接合層被固定至該基板並且包括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一第一導線部件與一第二導線部件,它們會連續通過該絕緣部件的至少兩點,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一第一導體,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該等內表面與外表面上並且經由該第一導線部件保持電傳導狀態,俾使得一第一電訊號會經由該第一導體被施加至該共同電力線;以及一第二導體,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該等內表面與外表面上並且經由該第一導線部件保持電傳導狀態,俾使得一第二電訊號會被施加至該共同電極。 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能進一步包含:一觸墊單元,其係位於該顯示單元的外面並且包含被連接至一共同電力線的多個第一觸墊區以及被連接至該共同電極的多個第二觸墊區;以及一導體接合層,其係位於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第一導體之間並且位於該等第二觸墊區與該第二導體之間。 該共同電力線可能進一步包含彼此跨越的一第一共同電力線與一第二共同電力線,而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等第二觸墊區可能會以交錯及重複的方式被設置在該基板的其中一個方向中。該導體接合層在厚度方向中可能有傳導性,並且在該厚度方向以外的方向中可能實質上沒有傳導性或者絕緣。 於本發明的另一項觀點中,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能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一觸墊區,它們位於該顯示區的外面並且被連接至該共同電力線;以及一導體接合層,其係位於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第一導體之間。該第二導體可能會緊密接觸該共同電極。 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可能進一步包含被設置在該共同電極下方的複數個分隔體,而且該共同電極可能具有對應於該等分隔體的多個突出部。 該合成部件可能包含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而且該絕緣部件可能會被耦合至該合成部件的周圍。 該第一導體可能包含:多個第一內層部分,它們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內表面上;以及一第一外層部分,其會藉由一第一導線部件來和該等第一內層部分進行電傳導並且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外表面上。該第二導體可能包含:一第二內層部分,其會被形成跨越該絕緣部件的內表面與該合成部件的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外層部分,其會藉由一第二導線部件來和該第二內層部分進行電傳導並且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外表面上。 該第二內層部分可能具有大尺寸,足以面向該顯示單元並且具有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上的多個延伸部;而該等第一內層部分則可能係在和該等延伸部相隔一距離處位於該等延伸部之間。 該第二內層部分可能係由下面任何一者所構成:一鋁膜、一銅膜、一鋁箔以及一銅箔。 該第一導線部件可能係由複數個第一釘書針所構成,而該第二導線部件可能係由複數個第二釘書針所構成。 該等第一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可能包含: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與該第一外層部分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一外層部分;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與該第一外層部分中的另一者。 該等第二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可能包含: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與該第二外層部分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外層部分;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與該第二外層部分中的另一者。 該第一導線部件可能係由一第一金屬螺紋所構成,而該第二導線部件可能係由一第二金屬螺紋所構成。 該第一金屬螺紋可能包含: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一外層部分;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外層部分。 該第二金屬螺紋可能包含: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外層部分;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外層部分。 該絕緣部件可能包括一聚合物樹脂或是一纖維強化合成材料,而且該第一導線部件與該第二導線部件可能會在烘烤製程之前被鑲嵌在該絕緣部件之上。 該纖維強化合成材料可能包含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強化纖維,而且該等強化纖維可能包含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密封基板的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形成一層疊結構,其包含一臨時性合成部件與一臨時性絕緣部件;在該層疊結構的其中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一金屬層並且在該層疊結構的另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二金屬層;以及藉由讓一導線部件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臨時性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來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電傳導作用。 一密封基板的製造方法可能進一步包含在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電傳導作用之後藉由烘烤來固化該臨時性合成部件與該臨時性絕緣部件而形成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 該臨時性合成部件可能係由複數個合成層所構成,而該臨時性絕緣部件則可能係由複數個絕緣層所構成。 該等複數個合成層中的每一者可能係一碳纖維膠片,其具有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而該等複數個絕緣層中的每一者可能係一纖維強化膠片,其具有一樹脂母質以及一強化纖維,或是一聚合物樹脂薄片。 該第一金屬層可能包含接觸該臨時性絕緣部件的多個第一內層部分以及一位於跨越該臨時性合成部件與該臨時性絕緣部件處的第二內層部分。該第二金屬層可能包含在該臨時性絕緣部件上被設置在彼此相隔一距離處的一第一外層部分與一第二外層部分。 該導線部件可能係由多個釘書針所構成,並且可以利用一工業用釘書機被埋置且被固定至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重疊部分之中。 於本發明的另一項觀點中,該導線部件可能係由多個金屬螺紋所構成,而且該等金屬螺紋可以利用一工業用縫合機被縫合至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重疊部分。 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會改善該顯示單元的密封功能,在實現大面積顯示單元時改善螢幕的光度均勻性,並且藉由減少零件的數量而簡化整體結構及製程。再者,藉由一密封基板之製程中的自動化過程,其亦很容易在該密封基板的內表面的第一金屬層與該密封基板的外表面的第二金屬層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 下文中將參考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隨附圖式來更完整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熟習本技術的人士便會瞭解,本文所述的實施例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修正,全部沒有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疇。 為闡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本發明的細節中會省略非本說明固有的要件,而且在整篇說明書中,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的元件。為更佳瞭解且容易說明,該等圖式中所示的每一個組件的尺寸與厚度為任意顯示,且因此,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該等圖式中所示的尺寸與厚度。 在整篇說明書中,應該瞭解的係,當一元件(例如,一層、膜、區域、單元、面積或是面板)被表示為位於另一元件「之上」時,其可能直接位於該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亦可能有中間元件存在。 圖1所示的係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概略剖視圖。 參考圖1,該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包括:一基板10;一顯示單元40,其會被形成在該基板10上;以及一密封基板20,其會藉由包圍該顯示單元40的接合層31與32被固定至該基板10。該基板10包括:一顯示區A10,其中放置著該顯示單元40;以及一非顯示區,其係位於該顯示區A10外面。該非顯示區可能會被分成一繞線與密封區A20以及一觸墊區A30。 該顯示單元40包括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皆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以及一被設置在其中的驅動電路。該有機發光二極體包括一像素電極、一有機發射層、以及一共同電極42。該驅動電路包括至少兩個薄膜電晶體(其包含一切換薄膜電晶體與一驅動薄膜電晶體)以及至少一電容器。 又,每一個像素還具有一閘極線、一資料線、以及一位於其中的共同電力線41。該閘極線會供應一掃描訊號,而該資料線會供應一資料訊號。該共同電力線41會施加一共同電壓至該驅動薄膜電晶體。該共同電力線41可能平行於該資料線;或者,可能包括一被排列成平行於該資料線的第一共同電力線以及一被排列成平行於該閘極線的第二共同電力線。 稍後會詳細說明該顯示單元40的詳細結構,而圖1則概略顯示該顯示單元40,其中會形成該該共同電力線41與該共同電極42。 該等接合層31與32包括一包圍該顯示單元40的第一接合層31以及位於該第一接合層31外面並且包圍該第一接合層31的第二接合層32。一導體接合層33會被放置在該第一接合層31與該第二接合層32之間。該第一接合層31與該第二接合層32不含任何導體材料,並且可能含有可熱固樹脂,舉例來說,環氧樹脂。一濕氣吸收填充劑(圖中並未顯示)會被放置在該第一接合層31裡面介於該基板10與該密封基板20之間。 在上面所述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中,該共同電力線41與該共同電極42沒有被連接至一被附接至該觸墊區A30的撓性印刷電路板(圖中並未顯示)。取而代之的係,該共同電力線41會被連接至一被提供在該密封基板20之中的第一導體50並且會從該第一導體50處接收一對應的電訊號;而該共同電極42則會被連接至一被提供在該密封基板20之中的第二導體60並且會從該第二導體60處接收一對應的電訊號。 因此,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能夠實現一大面積顯示單元40,並且均勻地施加該等對應的電訊號給該共同電力線41與該共同電極42,而不需要在該基板10的上、下、左、右四個邊緣處形成該觸墊區A30。因此,可以防止因大面積顯示單元40的製造關係所造成的光度不均勻性,並且能夠簡化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的整體結構與製程。 圖2所示的係圖1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一基板的平面圖。 參考圖1與2,該繞線與密封區A20係位於該顯示區A10的四個邊緣的外側。該第一接合層31、該導體接合層33、以及該第二接合層32皆位於該繞線與密封區A20之中。該觸墊區A30係沿著該基板10的該等邊緣中任一者被放置在該繞線與密封區A20的外面。圖2雖然顯示該觸墊區A30位於該基板10的下方長邊上;不過,該觸墊區A30的位置並不受限於圖中所示範例。 被電連接至該顯示單元40之共同電力線41的第一觸墊區35以及被電連接至該共同電極42的第二觸墊區36係位於該繞線與密封區A20之中。該等第一觸墊區35以及該等第二觸墊區36會被形成在該繞線與密封區A20的全部四個部分之中,並且可能會以交錯及重複的方式被設置在該基板10的其中一個方向中。圖2以點圖樣來顯示該等第二觸墊區36,以便區分該等第一觸墊區35和該等第二觸墊區36。 在該等複數個第一觸墊區35中,位於該基板10之長邊的第一觸墊區35會被連接至一第一共同電力線,而位於該基板10之短邊的第一觸墊區35則會被連接至一第二共同電力線。圖2中所示的該等第一觸墊區35和該等第二觸墊區36係概略顯示,它們的位置、數量、…等並不受限於圖中所示範例。 該等第一觸墊區35和該等第二觸墊區36會被形成在該繞線與密封區A20中對應於該導體接合層33的位置處。於此位置點,該導體接合層33僅在厚度方向(圖中的z軸方向)中有傳導性,並且在其它方向中沒有傳導性。所以,即使其中一個導體接合層33接觸該等第一觸墊區35和該等第二觸墊區36兩者,該等第一觸墊區35和該等第二觸墊區36仍不會被短路。 或者,亦可以使用一在所有方向中都具有傳導能力的導體接合層。於此情況中,該導體接合層會被分割成一位置在對應於該等第一觸墊區35處的第一導體層(圖中並未顯示)以及一位置在對應於該等第二觸墊區36處的第二導體層(圖中並未顯示)。該第一導體接合層與該第二導體接合層彼此會保持一距離,用以防止在該等第一導體接合層與第二導體接合層之間發生電傳導作用。 圖3與圖4所示的分別係圖1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密封基板的內表面與外表面的平面圖,而圖5所示的則係沿著圖3的直線A-A所取得的剖視圖。圖3與圖4中的虛線所示的直線D代表一合成部件21與一絕緣部件22之間的邊界線。 參考圖1至5,該密封基板20的尺寸會覆蓋該基板10的顯示區A10以及該繞線與密封區A20的四個部分。據此,該基板10的觸墊區A30會裸露在外面,其並不會重疊該密封基板20。 該密封基板20係由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所組成,該合成部件21含有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而該絕緣部件22則會被耦合至該合成部件21的周圍。該合成部件21具有大尺寸,足以面向整個顯示單元40與該第一接合層31,而該絕緣部件22則會面向該繞線與密封區A20的該等四個部分。該絕緣部件22可能包括一聚合物樹脂或是一纖維強化合成材料。本文中所使用的該等強化纖維可能係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 該合成部件21可藉由調整該等碳纖維的成份以及該樹脂母質的成份而具有幾乎雷同於該基板10之熱膨脹係數的熱膨脹係數。據此,當藉由在高溫處固化該等第一接合層31與第二接合層32以及該導體接合層33而將該基板10與該密封基板20附接在一起時,不會發生因該基板10與該密封基板20之間的熱膨脹係數差異所造成的任何彎折,而且,在該接合之後要實施的環境可靠度測試中也不會發生。 該絕緣部件22和該合成部件21具有相同的厚度並且會構成一平坦的密封基板20。舉例來說,該合成部件21具有由不同尺寸的至少兩層所組成的層疊結構,而該絕緣部件22則可能會接觸至少兩層的側邊並且具有和該合成部件21相同的厚度。利用被配置成平坦設計的密封基板20,可以在將該基板10與該密封基板20附接在一起的過程中防止發生接合缺陷。 再者,該合成部件21可能具有約1mm的小厚度,因為其中所含的高強度碳纖維的關係,其會呈現高機械特性。藉由如圖5中所示般地配置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之間的邊界表面,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的接合面積會增加,且因而接合強度會提高,因此,可以防止發生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彼此分離的缺陷。 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的邊界表面的形狀並不受限於圖5的形狀,亦可以各種方式來修正。稍後將會說明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的詳細結構與組成材料。 用於將一電訊號施加至該共同電力線41的第一導體50以及用於將一電訊號施加至該共同電極42的第二導體60會被放置在該密封基板20的內表面與外表面並且彼此絕緣。該第一導體50與該第二導體60各自包括:一第一金屬層M10,其會被設置在該密封基板20的內表面上;一第二金屬層M20,其會被設置在該密封基板20的外表面上;以及一導線部件,其會通過該第一金屬層M10、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二金屬層M20,並且會被固定至該密封基板20,用以提供該等兩個金屬層M10與M20的電傳導作用。該導線部件會連續穿過該第一金屬層M10、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二金屬層M20中每一者的至少兩點。 明確地說,該第一導體50包括:多個第一內層51,它們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22的內表面上;以及一第一外層52,其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22的外表面上。該第二導體60包括:一第二內層61,其會被形成跨越該合成部件21的內表面與該絕緣部件22的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外層62,其會被形成跨越該合成部件21的外表面與該絕緣部件22的外表面。 該第二內層61會覆蓋整個顯示單元40,而且具有大尺寸,足以接觸該第一接合層31。該第二內層61可能係由一金屬層(舉例來說,一鋁膜或是銅膜)所構成,其具有低阻值而且阻隔濕氣與氧氣的效果卓越。再者,該第二內層61亦可能係由一含有鋁或銅的金屬箔所構成。 來自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外面的濕氣與氧氣會先被具有稠密結構的合成部件21阻隔,接著再被該第二內層61阻隔。據此,該合成部件21連同該第二內層61會達到如同玻璃基板般的高氣密性。 該第二內層61具有複數個延伸部63,它們會被放置成接觸該導體接合層33,以便重疊該基板10的第二觸墊部分36。因此,該基板10的該等第二觸墊區36會透過該導體接合層33與該等複數個延伸部63被電連接至該第二內層61。該等第一內層51係位於該第二內層61的該等延伸部63之間,並且重疊該基板10的該等第一觸墊區35,該導體接合層33則插設在它們之間。所以,該基板10的該等第一觸墊區35會透過該導體接合層33被電連接至該等第一內層51。 該第一外層52係位於該絕緣部件22的外表面邊緣,而該第二外層62則係位於該第一外層52裡面和該第一外層52相隔一距離處。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二外層62兩者皆會被形成矩形的框架形狀。該等第一內層51、該第一外層52、以及該第二外層62皆係由和該第二內層61相同的金屬層所構成。 雖然因為該第二內層61被形成在該合成部件21正上方的關係而在該合成部件21與該第二導體60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但是,該第一導體50與該第二導體60彼此並不會短路,因為該等第一內層51與該第一外層52係被放置在該絕緣部件22上和該第二導體60相隔一距離處。 該第一導體50與該第二導體60包括金屬釘書針54與64,作為一導線部件。該第一導體50包括複數個第一釘書針54,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外層5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一內層,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22,以便提供該等第一內層51與該第一外層52的電傳導作用。該第二導體60包括複數個第二釘書針64,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外層6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至少一延伸部63,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22,以便提供該第二外層62與該等延伸部63的電傳導作用。 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該等第二釘書針64可能會利用一工業用釘書機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22。該等第一釘書針54中的每一者皆包含:一頭部部分541,其會接觸該第一內層51的外表面;一對穿刺部分542,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內層51、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一外層52;以及一對固定部分543,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542並且會接觸該第一外層52的外表面。該對固定部分543可能會朝該對穿刺部分542的內部彎折。 該等第二釘書針64中的每一者皆包含:一頭部部分641,其會接觸該第二內層61的外表面;一對穿刺部分642,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內層61的該等延伸部63、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二外層62;以及一對固定部分643,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642並且會接觸該第二外層62的外表面。該對固定部分643可能會朝該對穿刺部分642的內部彎折。 在前面的說明中,雖然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第二釘書針64的頭部部分541與641會接觸該第一內層51與該第二內層61的該等延伸部63;不過,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第二釘書針64的頭部部分541與641亦可能會接觸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二外層62。 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該等第二釘書針64係由金屬所製成,例如,鐵(Fe)、金(Au)、銀(Ag)、以及銅(Cu),以便提供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一內層51的電傳導作用以及該第二外層62與該第二內層61之該等延伸部63的電傳導作用。當使用塗佈著金(Au)或銀(Ag)的金屬作為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該等第二釘書針64時,該等第一釘書針54與該等第二釘書針64的電阻便會進一步下降。該等複數個第一釘書針54會以平行的方式被設置在彼此相隔一距離處,而且該等複數個第二釘書針64會以平行的方式被設置在彼此相隔一距離處。 在上面所述的結構中,該第一金屬層M10係表示該等第一內層51以及包含該等延伸部63的該第二內層61;而該第二金屬層M20係表示該第一外層52以及該第二外層62。 根據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之上述傳導結構,該第一金屬層M10、該密封基板20、以及該第二金屬層M20會先被層疊,而接著便可利用一工業用釘書機將該等複數個釘書針54與64輕易地固定至該密封基板20。據此,藉由一自動化過程便能夠輕易地在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並且因為該等釘書針54與64牢牢地被埋置在該密封基板20之中且很難移除,所以,該密封基板20的堅固性與耐用性都會提高。 圖6所示的係圖5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釘書針的修正範例的剖視圖。 參考圖6,一第一釘書針54’的一對固定部分544會朝一對穿刺部分542的外面彎折;而一第二釘書針64’的一對固定部分644則會朝一對穿刺部分642的外面彎折。於此情況中,倘若該等固定部分544的644的長度增加的話,該第一釘書針54’與該第一內層51的接觸阻值會減少,而且該第二釘書針64’、該第二內層61、以及該等延伸部63的接觸阻值會減少。 圖7至9所示的係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部分放大剖視圖。圖7詳細地顯示該第一共同電力線與該等第一觸墊區;而圖8詳細地顯示該第二共同電力線與該等第一觸墊區。圖9詳細地顯示該共同電極與該等第二觸墊區。 參考圖7至9,該顯示單元40中的每一個像素皆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43以及一如上面所述的驅動電路。該驅動電路包含至少兩個薄膜電晶體以及至少一電容器。圖7至9概略地顯示其中一個薄膜電晶體70和其中一個有機發光二極體43係被放置在該顯示單元40之中。 該薄膜電晶體70包括一半導體層71、一閘極電極72、一源極電極73、以及一汲極電極74。該半導體層71係由一多晶矽膜所構成,並且包括一通道區711、一源極區712、以及一汲極區713。該通道區711係一沒有任何雜質的純半導體,而該源極區712及該汲極區713則係有雜質摻雜的半導體。 一閘極電極72會被設置在該半導體層71的該通道區711之上,一閘極絕緣膜11會被插設在它們之間。一源極電極73與一汲極電極74會被設置在該閘極電極72之上,一層間絕緣膜12會被插設在它們之間,而且該源極電極73與該汲極電極74會透過被形成在該層間絕緣膜12之中的一接觸孔分別被連接至該源極區712與該汲極區713。一平坦化膜13會被形成在該源極電極73與該汲極電極74之上,而一像素電極44則會被設置在該平坦化膜13之上。該像素電極44會透過該平坦化膜13的一接觸孔被連接至該汲極電極74。 一像素定義膜14會被設置在該像素電極44與該平坦化膜13上。該像素定義膜14具有一被形成在每一個像素處的第一開口141,用以部分露出該像素電極44。一有機發射層45會被形成在該已露出的像素電極44之上,而且一共同電極42會被形成在整個顯示單元40上方,俾便覆蓋該有機發射層45與該像素定義膜14。該像素電極44、該有機發射層45、以及該共同電極42會構成一有機發光元件二極體43。 該像素電極44可能係一電洞注入電極,而該共同電極42可能係一電子注入電極。於此情況中,該有機發射層45包含依序被堆疊在該像素電極44之上的一電洞注入層(Hole Injection Layer,HIL)、一電洞傳輸層(Hole Transport Layer,HTL)、一發射層、一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以及一電子注入層(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電洞與電子會從該像素電極44與該共同電極42處被注入至該有機發射層45之中。當由該等被注入的電洞與電子之組合所產生的激子從激昇狀態掉落至基態時便會發光。 該像素電極44係由一透射式導體膜所構成而該共同電極42係由一反射式導體膜所構成。從該有機發射層45處發出的光會被該共同電極42反射並且經由該基板10發射至外面。此種發光結構稱為底部發射結構。該像素電極44可能具有由氧化銦(ITO)/銀(Ag)/氧化銦(ITO)所組成的三層結構,而該共同電極42可能包含銀(Ag)或鋁(Al)。 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與該第二共同電力線412可能會被形成在和該閘極電極72或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層之上。圖7顯示出,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係由和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材料被形成在和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層之上;而圖8顯示出,該第二共同電力線412係由和該閘極電極72相同的材料被形成在和該閘極電極72相同的層之上。 參考圖7與8,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與第二共同電力線412的末端會從該顯示單元40處向外延伸。另外,被形成在該顯示單元40之上的四個絕緣膜中的至少其中一者也會從該顯示單元40處向外延伸。舉例來說,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的一末端可能會被該平坦化膜13覆蓋,而該第二共同電力線412的一末端可能會被該層間絕緣膜12與該平坦化膜13覆蓋。 該平坦化膜13之中會形成一第二開口131,用以露出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的末端,而且一第一觸墊導體膜151會被形成在該平坦化膜13之上並且經由該第二開口131被電連接至該第一共同電力線411。位於該基板10之長邊的該等第一觸墊區35可由該第一觸墊導體膜151來定義。 該層間絕緣膜12與該平坦化膜13之中會形成一第三開口16,用以露出該第二共同電力線412的末端,而且一第二觸墊導體膜152會被形成在該平坦化膜13之上並且經由該第三開口16被電連接至該第二共同電力線412。位於該基板10之短邊的該等第一觸墊區35可由該第二觸墊導體膜152來定義。該第一觸墊導體膜151與該第二觸墊導體膜152可能係由和該像素電極44相同的材料被形成在和該像素電極44相同的層之上。 參考圖9,該共同電極42係位於該第一接合層31的內部,而該等第二觸墊區36則會被形成跨越該第一接合層31的內部與外部並提供該共同電極42與該導體接合層33的傳導作用。該等第二觸墊區36包括一第三觸墊導體膜153、一第四觸墊導體膜154、以及一第五觸墊導體膜155。 該第三觸墊導體膜153係位於該第一接合層31的內部,並且會接觸該共同電極42。該第四觸墊導體膜154會經由該平坦化膜13的第四開口132被連接至該第三觸墊導體膜153,並且會被放置跨越該第一接合層31的內部與外部。該第五觸墊導體膜155會被設置在該導體接合層33該平坦化膜13之間,並且經由該平坦化膜13的第五開口133被連接至該第四觸墊導體膜154。 該第三觸墊導體膜153與該第五觸墊導體膜155可能係由和該像素電極44相同的材料被形成在和該像素電極44相同的層之上。該第四觸墊導體膜154可能係由和該閘極電極72或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材料被形成在和該閘極電極72或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層之上。在圖9所示的範例中,該第四觸墊導體膜154係被形成在和該等源極電極73/汲極電極74相同的層之上。 該等第二觸墊區36的詳細結構並不受限於圖中所示的範例,任何配置皆可套用,只要其能夠讓該顯示單元40的共同電極42和位於該顯示單元40外面的導體接合層33達到傳導作用即可。 圖10所示的係圖5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詳細結構的剖視圖。為幫助說明,該第一導體和該第二導體的解釋將會被省略。 參考圖10,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具有一由多層組合的層疊結構。舉例來說,該合成部件21的層疊結構可能包括一第一合成層211、一第二合成層212、一第三合成層213、以及一第四合成層214;該絕緣部件22的層疊結構可能包括一第一絕緣層221、一第二絕緣層222、一第三絕緣層223、以及一第四絕緣層224。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的每一者會接觸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中每一者的一側邊並且具有和它們相同的厚度。 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中至少其中一者可能具有和另一者不同的寬度;而且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至少其中一者可能具有和另一者不同的寬度。 在圖10所示的一範例中,該第一合成層211與該第二合成層212的寬度大於該第三合成層213與該第四合成層214;而該第一絕緣層221與該第二絕緣層222的寬度則小於該第三絕緣層223與該第四絕緣層224。然而,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的配置並不受限於圖中所示的範例。 在前面說明所參照的情況中,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雖然各有四層;但是,構成該合成部件21與該絕緣部件22中每一者的層數並不受限於圖中所示的範例而且可以改變。 圖11所示的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合成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概略平面圖。 參考圖10與11,該合成部件21的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樹脂母質23以及滲入該樹脂母質23之中的複數個碳纖維24。該等複數個碳纖維24可能會被設置成彼此跨越,並且可能會被編織成縱橫螺紋。圖11中所示的碳纖維24雖然彼此正交;但是,該等碳纖維24亦可以直角以外的角度彼此跨越。 在所有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中的該等碳纖維24的配向皆相同。也就是,任何一層的該等碳纖維24皆不會被設置成偏離另一層的該等碳纖維24。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會藉由壓力烘烤和該樹脂母質23一起被固化,因而構成單一合成部件21。 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0的基板10係由具有低熱膨脹係數的玻璃或聚合物樹脂所製成,因為其必須經歷許多熱處理步驟以便形成該驅動電路與該有機發光二極體43。 該等碳纖維24的熱膨脹係數低於該基板10,而且,尤其是,該等碳纖維24在縱向中具有負熱膨脹係數。相反地,該樹脂母質23的熱膨脹係數高於該基板10。據此,該合成部件21的熱膨脹係數可藉由調整該等碳纖維24的數量和該樹脂母質23的數量而被設為幾乎等於該基板10的熱膨脹係數。 圖12所示的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絕緣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概略平面圖。 參考圖10與圖12,該絕緣部件22的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樹脂母質25以及滲入該樹脂母質25之中的複數個強化纖維26。該等強化纖維26可能係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該等複數個強化纖維26可能會被設置成彼此跨越,並且可能會被編織成縱橫螺紋。圖12中所示的強化纖維26雖然彼此正交;但是,該等強化纖維26亦可以直角以外的角度彼此跨越。 在所有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的該等強化纖維26的配向皆相同。也就是,任何一層的該等強化纖維26皆不會被設置成偏離另一層的該等強化纖維26。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會藉由壓力烘烤和該樹脂母質25一起被固化,因而構成單一絕緣部件22。 或者,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的每一者可能係由聚合物樹脂所構成,例如,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 。同樣地,於此情況中,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會藉由壓力烘烤和該樹脂母質25一起被固化,因而構成單一絕緣部件22。 圖13與14所示的分別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修正範例中的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的爆炸透視圖。 參考圖13與圖14,該合成部件210的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中的每一者包括一樹脂母質23以及被排列在該樹脂母質23中其中一個方向中的複數個碳纖維241、242、243、以及244。該等複數個碳纖維241、242、243、以及244會被配置成用以滲入該樹脂母質23之中。 該第一合成層211的碳纖維241和該第四合成層214的碳纖維244會被排列在第一方向中,而該第二合成層212的碳纖維242和該第三合成層213的碳纖維243則會被排列在第二方向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可能正交或不正交。在圖13所示的範例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為正交。 該絕緣部件220的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中的每一者包括一樹脂母質25以及被排列在該樹脂母質25中其中一個方向中的複數個強化纖維261、262、263、以及264。該等複數個強化纖維261、262、263、以及264會被配置成用以滲入該樹脂母質25之中。 該第一絕緣層221的強化纖維261和該第四絕緣層224的強化纖維264會被排列在第一方向中,而該第二絕緣層222的強化纖維262和該第三絕緣層223的強化纖維263則會被排列在第二方向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可能正交或不正交。在圖14所示的範例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為正交。 在具有上面所述配置的密封基板中,該合成部件210在水平方向中的熱膨脹速率等於垂直方向中的熱膨脹速率,而且該絕緣部件220在水平方向中的熱膨脹速率等於垂直方向中的熱膨脹速率。因此,能夠防止該密封基板彎折。同樣地,在上面所述的配置中,該等第一合成層211至第四合成層214以及該等第一絕緣層221至第四絕緣層224會藉由壓力烘烤和該樹脂母質25一起被固化,因而構成單一密封基板。 圖15所示的係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密封基板的內表面的平面圖,圖16所示的係沿著圖15的直線B-B所取得的剖視圖,而圖17所示的係沿著圖15的直線C-C所取得的剖視圖。 參考圖15至17,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包括多條金屬螺紋作為導線部件。除了該導線部件以外的其它組件皆和第一實施例完全相同,所以,本文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該第一導體50包括一第一金屬螺紋55,其會沿著該密封基板20的其中一個方向通過該第一外層5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一內層51三次或更多次,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22。該第二導體60包括一第二金屬螺紋65,其會沿著該密封基板20的其中一個方向通過該第二外層6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至少一延伸部63三次或更多次,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22。 該第一金屬螺紋55可以在該第一內層51與該第一外層52之間達成電傳導作用,而該第二金屬螺紋65可以在該第二內層61的該延伸部63與該第二外層62之間達成電傳導作用。該第一金屬螺紋55與該第二金屬螺紋65可以利用一工業用縫合機被縫合至該絕緣部件22。該第一金屬螺紋55與該第二金屬螺紋65可能係由Fe、Au、Ag、Cu、…等所製成的金屬線。 該第一金屬螺紋55可能包括: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551,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外層52的外表面;複數個穿刺部分552,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外層5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第一內層51;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553,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內層51的外表面。該第二金屬螺紋65包括: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651,它們會接觸該第二外層62的外表面;複數個穿刺部分652,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外層62、該絕緣部件22、以及該延伸部63;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653,它們會接觸該延伸部63的外表面。 在上面所述的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中,使用包括釘書針或金屬螺紋的導線部件會使其容易在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而不需要在該絕緣部件22中形成一穿孔並在該穿孔中填充導體材料。該導線部件很容易藉由一自動化過程使用工業用釘書機或工業用縫合機被鑲嵌在該密封基板20上,並且能夠降低該密封基板20的製造成本。 圖18所示的係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概略剖視圖。圖19所示的係圖18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部分放大圖。 參考圖18與圖19,除了該等第二觸墊區被省略以及被形成在密封基板20上的第二內層61會接觸共同電極420之外,該第三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300具有和前面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相同的配置。和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件會以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 該共同電極420具有一突出與凹陷結構,也就是,有複數個突出部421,而且該等突出部421會緊密地接觸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20上的第二內層61。據此,該共同電極420會直接被連接至該第二導體60而不會通過該導體接合層33,並且會從該第二導體60處接收一對應的電訊號。 該共同電極420的該突出與凹陷結構可藉由多個分隔體17來實現。舉例來說,複數個分隔體17可能會被形成在一像素定義膜14上,而該共同電極420可能會被形成在整個顯示單元上同時覆蓋該等複數個分隔體17。當該基板10與該密封基板20在高壓的狀況下被接合在一起時,該共同電極420會緊密地接觸該第二內層61。 圖20依序顯示一密封基板之製程的剖視圖。 參考圖20,該密封基板20的製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驟係藉由層疊複數個合成層215與複數個絕緣層225來形成一臨時性合成部件27與一臨時性絕緣部件28;第二步驟係在該層疊結構29的其中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一金屬層M10並且在該層疊結構29的另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二金屬層M20;第三步驟係藉由讓一導線部件通過該第一金屬層M10、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以及該第二金屬層M20來提供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的電傳導作用;以及第四步驟係藉由在壓力下烘烤該層疊結構29以完成一合成部件21與一絕緣部件22。 在第一步驟中(參見(a)),該等複數個合成層215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碳纖維膠片,其具有被滲入一樹脂母質之中的多個碳纖維。該等複數個絕緣層225中的每一者皆包括一纖維強化膠片,其具有被滲入一樹脂母質之中的多個強化纖維或是一聚合物樹脂薄片(例如,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 。該等複數個合成層215與該等複數個絕緣層225如同纖維容易彎折,而該臨時性合成部件27與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亦可彎折。 在第二步驟中(參見(b)),該第一金屬層M10包括一第一導體50的多個第一內層51以及一第二導體60的一第二內層61。該第二內層61會接觸該臨時性合成部件27並且具有朝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延伸的複數個延伸部63。該等第一內層51會接觸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並且位於該等延伸部63之間。 在該第二步驟中,該第二金屬層M20包括一第一導體50的一第一外層52以及一第二導體60的一第二外層62。該第一外層52會接觸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而該第二外層62則會被設置成接觸該臨時性合成部件27以及和該第一外層52相隔一距離處的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係由一含有鋁或銅的金屬箔所構成。 在第三步驟中(參見(c)),該導線部件包括多個釘書針或多個金屬螺紋。在圖20所示的範例中,該導線部件為釘書針54與64。 倘若該導線部件為釘書針54與64的話,該等複數個第一釘書針54便會藉由一工業用釘書機被埋置在該層疊結構29的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一內層51的重疊部分之中,用以在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一內層51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該等第一釘書針54會通過該第一外層52、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以及該第一內層51,並且會牢牢地被固定至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 再者,該等複數個第二釘書針64會藉由該工業用釘書機被埋置在該層疊結構29的該第二外層62與該等延伸部63的重疊部分之中,用以在該第二外層62與該等延伸部63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該等第二釘書針64會通過該第二外層62、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以及該等延伸部63,並且會牢牢地被固定至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 倘若該導線部件為金屬螺紋的話,一第一金屬螺紋便會藉由一工業用縫合機沿著其中一個方向被連續縫合至該層疊結構29的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一內層51的重疊部分上,用以在該第一外層52與該第一內層51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該第一金屬螺紋會連續通過該第一外層52、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以及該第一內層51三次或更多次,並且會牢牢地被固定至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 再者,一第二金屬螺紋會藉由一工業用縫合機沿著其中一個方向被連續縫合至該層疊結構29的該第二外層62與該等延伸部63的重疊部分上,用以在該第二外層62與該等延伸部63之間提供電傳導作用。該第二金屬螺紋會連續通過該第二外層62、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以及該等延伸部63三次或更多次,並且會牢牢地被固定至該臨時性絕緣部件28。 在第四步驟中(參見(d)),會利用一熱板在高溫高壓下烘烤該層疊結構29。所以,當該等複數個合成層215連同該樹脂母質一起被固化之後,它們會變成一堅硬的合成部件;而當該等複數個絕緣層225連同樹脂母質一起被固化之後,它們同樣會變成一堅硬的絕緣部件22。在烘烤步驟之前藉由利用該導線部件提供該第一金屬層M10與該第二金屬層M20的電傳導作用,該導線部件會輕易被固定至該撓性臨時性絕緣部件28。 雖然本文已經配合目前被視為係實用的實施例說明過本發明;不過,應該瞭解的係,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本文所揭示的實施例,相反地,其希望涵蓋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與範疇裡面所包含的各種修正與等效排列。 10...基板 11...閘極絕緣膜 12...層間絕緣膜 13...平坦化膜 14...像素定義膜 16...第三開口 17...分隔體 20...密封基板 21...合成部件 22...絕緣部件 23...樹脂母質 24...碳纖維 25...樹脂母質 26...強化纖維 27...臨時性合成部件 28...臨時性絕緣部件 29...層疊結構 31...第一接合層 32...第二接合層 33...導體接合層 35...第一觸墊區 36...第二觸墊區 40...顯示單元 41...共同電力線 42...共同電極 43...有機發光二極體 44...像素電極 45...有機發射層 50...第一導體 51...第一內層 52...第一外層 54,54’...第一釘書針 55...第一金屬螺紋 60...第二導體 61...第二內層 62...第二外層 63...延伸部 64,64’...第二釘書針 65...第二金屬螺紋 70...薄膜電晶體 71...半導體層 72...閘極電極 73...源極電極 74...汲極電極 100...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31...第二開口 132...第四開口 133...第五開口 141...第一開口 151...第一觸墊導體膜 152...第二觸墊導體膜 153...第三觸墊導體膜 154...第四觸墊導體膜 155...第五觸墊導體膜 210...合成部件 211...第一合成層 212...第二合成層 213...第三合成層 214...第四合成層 215...合成層 220...絕緣部件 221...第一絕緣層 222...第二絕緣層 223...第三絕緣層 224...第四絕緣層 225...絕緣層 241-244...碳纖維 261-264...強化纖維 300...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411...第一共同電力線 412...第二共同電力線 420...共同電極 421...突出部 541...頭部部分 542...穿刺部分 543...固定部分 544...固定部分 551...第一接觸部分 552...穿刺部分 553...第二接觸部分 641...頭部部分 642...穿刺部分 643...固定部分 644...固定部分 651...第一接觸部分 652...穿刺部分 653...第二接觸部分 711...通道區 712...源極區 713...汲極區 A10...顯示區 A20...繞線與密封區 A30...觸墊區 M10...第一金屬層 M20...第二金屬層 圖1所示的係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概略剖視圖。 圖2所示的係圖1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一基板的平面圖。 圖3所示的係圖1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密封基板的內表面的平面圖。 圖4所示的係圖1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密封基板的外表面的平面圖。 圖5所示的係沿著圖3的直線A-A所取得的剖視圖。 圖6所示的係圖5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釘書針的修正範例的剖視圖。 圖7至9所示的係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10所示的係圖5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詳細結構的剖視圖。 圖11所示的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合成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概略平面圖。 圖12所示的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絕緣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概略平面圖。 圖13與14所示的分別係圖10中所示之密封基板的修正範例中的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的爆炸透視圖。 圖15所示的係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密封基板的內表面的平面圖。 圖16所示的係沿著圖15的直線B-B所取得的剖視圖。 圖17所示的係沿著圖15的直線C-C所取得的剖視圖。 圖18所示的係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概略剖視圖。 圖19所示的係圖18中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部分放大圖。 圖20依序顯示一密封基板之製程的剖視圖。 10...基板 20...密封基板 21...合成部件 22...絕緣部件 31...第一接合層 32...第二接合層 33...導體接合層 40...顯示單元 41...共同電力線 42...共同電極 50...第一導體 54...第一釘書針 60...第二導體 64...第二釘書針 100...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A10...顯示區 A20...繞線與密封區 A30...觸墊區
权利要求:
Claims (33)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一基板;一顯示單元,其會被形成在該基板上;一密封基板,其會藉由一接合層被固定至該基板並且包括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一第一金屬層,其會被形成在面向該基板的該密封基板的內表面上;一第二金屬層,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外表面上;以及一導線部件,其會連續延伸並穿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中每一者的至少兩點,且其中,該導線部件會被固定至該密封基板用以電連接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導線部件包括釘書針或或金屬螺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等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包括: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等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等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中的另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等金屬螺紋中的每一者包括: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金屬層;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金屬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合成部件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以及該絕緣部件會被耦合至該合成部件的周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絕緣部件包括一聚合物樹脂或是一纖維強化合成材料,以及該導線部件會被配置成在烘烤製程之前讓該導線部件扣接該絕緣部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纖維強化合成材料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強化纖維,以及該等強化纖維包括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金屬層包括一接觸該絕緣部件的第一內層部分與一接觸該合成部件的第二內層部分,以及該第二金屬層包括一第一外層部分與一第二外層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絕緣部件,且其中,該第一外層部分與該第二外層部分會被設置成彼此相隔一距離。 [9] 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包括:一基板;一顯示單元,其會被形成在該基板上並且包括一共同電力線與一共同電極;一密封基板,其會藉由一接合層被固定至該基板並且包括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一第一導線部件與一第二導線部件,它們之中的每一者皆會連續通過該絕緣部件的至少兩點,並且會被固定至該絕緣部件;一第一導體,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該等內表面與外表面上並且經由該第一導線部件保持電傳導狀態,俾使得一第一電訊號會經由該第一導體被施加至該共同電力線;以及一第二導體,其會被形成在該密封基板的該等內表面與外表面上並且經由該第二導線部件保持電傳導狀態,俾使得一第二電訊號會經由該第二導體被施加至該共同電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進一步包括:一觸墊單元,其係位於該顯示單元的外面並且包含被連接至一共同電力線的多個第一觸墊區以及被連接至該共同電極的多個第二觸墊區;以及一導體接合層,其係位於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第一導體之間並且位於該等第二觸墊區與該第二導體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共同電力線進一步包括彼此跨越的一第一共同電力線與一第二共同電力線,以及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等第二觸墊區會以交錯及重複的方式被設置在該基板的其中一個方向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導體接合層在厚度方向中有傳導性,並且在該厚度方向以外的方向中實質上沒有傳導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進一步包括:多個第一觸墊區,該些位於該顯示單元的外面並且被連接至該共同電力線;以及一導體接合層,其係位於該等第一觸墊區與該第一導體之間,以及其中,該第二導體會緊密接觸該共同電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進一步包括被設置在該共同電極下方的複數個分隔體,以及該共同電極具有對應於該等分隔體的多個突出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合成部件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以及該絕緣部件會被耦合至該合成部件的周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導體包括:多個第一內層部分,它們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內表面上;以及一第一外層部分,其會藉由該第一導線部件來和該等第一內層部分進行電傳導並且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外表面上,以及該第二導體包括:一第二內層部分,其會被形成跨越該絕緣部件的內表面與該合成部件的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外層部分,其會藉由一第二導線部件來和該第二內層部分進行電傳導並且會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的外表面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內層部分具有大尺寸,足以面向該顯示單元並且具有被形成在該絕緣部件上的多個延伸部;以及該等第一內層部分係在和該等延伸部相隔一距離處位於該等延伸部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內層部分係由下面任何一者所構成:一鋁膜、一銅膜、一鋁箔以及一銅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導線部件係由複數個第一釘書針所構成,以及該第二導線部件係由複數個第二釘書針所構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等第一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包括: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與該第一外層部分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一外層部分;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與該第一外層部分中的另一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等第二釘書針中的每一者包括:一頭部部分,其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與該第二外層部分中的任一者;一對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外層部分;以及一對固定部分,它們係彎折自該等穿刺部分並且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與該第二外層部分中的另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導線部件係由一第一金屬螺紋所構成,以及該第二導線部件係由一第二金屬螺紋所構成。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一金屬螺紋包括: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內層部分;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一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一外層部分;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一外層部分。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金屬螺紋包括:複數個第一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內層部分;複數個穿刺部分,它們會通過該第二內層部分、該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外層部分;以及複數個第二接觸部分,它們會接觸該第二外層部分。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絕緣部件包括一聚合物樹脂或是一纖維強化合成材料,以及該第一導線部件與該第二導線部件會被配置成用以在烘烤製程之前使得該等第一導線部件與第二導線部件被鑲嵌在該絕緣部件之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纖維強化合成材料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強化纖維,以及該等強化纖維包括玻璃纖維或芳香聚醯胺纖維。 [27] 一種密封基板的製造方法,該方法包括:形成一層疊結構,其包含一未完成的合成部件與一未完成的絕緣部件;在該層疊結構的其中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一金屬層並且在該層疊結構的另一表面上設置一第二金屬層;以及藉由讓一導線部件通過該第一金屬層、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以及該第二金屬層來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電傳導作用。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提供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電傳導作用之後藉由烘烤來固化該未完成的合成部件與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而形成一合成部件與一絕緣部件。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方法,其中,該未完成的合成部件包括複數個合成層,而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包括複數個絕緣層。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的方法,其中,該等複數個合成層中的每一者包括一碳纖維膠片,其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複數個碳纖維;以及該等複數個絕緣層中的每一者包括一纖維強化膠片,其包括一樹脂母質以及一強化纖維,或是一聚合物樹脂薄片。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方法,其中,該第一金屬層包括接觸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的多個第一內層部分以及一位於跨越該未完成的合成部件與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處的第二內層部分,以及該第二金屬層包括在該未完成的絕緣部件上被設置在彼此相隔一距離處的一第一外層部分與一第二外層部分。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方法,其中,該導線部件包括一釘書針,以及該導線部件會利用一工業用釘書機被固定至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重疊部分。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方法,其中,該導線部件包括一金屬螺紋,以及該金屬螺紋會利用一工業用縫合機被縫合在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的重疊部分處。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40715B|2016-07-01|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以及密封基板之製造方法 US9577212B2|2017-02-21|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1394540B1|2014-05-14|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8907561B2|2014-12-09|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TWI475683B|2015-03-01|顯示裝置及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TWI559280B|2016-11-21|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US8847246B2|2014-09-30|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8692263B2|2014-04-08|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643002B2|2014-02-04|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1797715B1|2017-11-16|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8643272B2|2014-02-04|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TWI541911B|2016-07-11|顯示裝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KR101757810B1|2017-07-17| US8617932B2|2013-12-31| CN102479926A|2012-05-30| TWI540715B|2016-07-01| KR20120054466A|2012-05-30| CN102479926B|2016-01-20| US20120126258A1|2012-05-2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465122B|1999-12-15|2001-11-21|Semiconductor Energy Lab|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3006600A|2001-06-22|2003-01-10|Toppan Forms Co Ltd|導電性ステープルを用いたrf−idメディアの形成方法| US7038377B2|2002-01-16|2006-05-02|Seiko Epson Corporation|Display device with a narrow frame| JP2004296608A|2003-03-26|2004-10-21|Toppan Printing Co Ltd|導電回路の形成方法| US6998776B2|2003-04-16|2006-02-14|Corning Incorporated|Glass package that is hermetically sealed with a fri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A2436131A1|2003-07-25|2005-01-25|Intelligent Devices Inc.|Connecting flexible circuitry by stitching| KR20060121309A|2005-05-24|2006-11-29|대덕전자 주식회사|다층 인쇄 회로 기판 제조 방법| JP5159053B2|2005-06-30|2013-03-06|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半導体装置| US7537504B2|2005-12-06|2009-05-26|Corning Incorporated|Method of encapsulating a display element with frit wall and laser beam| US20070172971A1|2006-01-20|2007-07-26|Eastman Kodak Company|Desiccant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OLED devices| JP2008182014A|2007-01-24|2008-08-07|Fujikura Ltd|パッケージ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58899B1|2007-03-28|2014-11-10|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53574B1|2008-07-10|2017-07-04|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KR101674057B1|2010-04-01|2016-11-08|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강화된 복합 절연막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칩 구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392778B|2010-07-21|2013-04-11|Taiwan Textile Res Inst|梭織織造機台| KR101881462B1|2011-02-10|2018-07-26|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4064684A|2013-03-21|2014-09-24|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US9614021B2|2013-07-24|2017-04-04|Samsung Display Co., Lt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96916B1|2014-10-16|2021-09-02|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7180851B|2017-04-21|2020-06-30|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Amoled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226B|2017-10-18|2021-02-19|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向基板、其制作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62334B|2018-02-06|2019-06-11|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CN110597421A|2019-09-29|2019-12-20|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KR1020100115857A|KR101757810B1|2010-11-19|2010-11-19|표시 장치,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밀봉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